【挂一漏万的意思是什么】“挂一漏万”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在列举或描述事物时,只提到其中一部分,而忽略了大量其他内容。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不全面、不完整,可能带有自谦或批评的意味。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挂一漏万 |
拼音 | guà yī lòu wàn |
出处 | 《汉书·司马迁传》:“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戮笑,污辱先人,使从者后嗣,为天下笑,无以自脱,适足以发深愤而长叹。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且人不能自知其过,贤者能自知其过。夫贤者,其德足以感物,其言足以明道,其行足以化人。若夫小人,其心术不正,其言行不一,故君子慎其所独。仆虽不肖,然窃慕古人之风,愿竭其愚,以求自全。今虽欲言,言已出,事已定,不可复改。吾所以忍而不死者,庶几得有所述也。……余所谓‘挂一漏万’者,盖谓所举者少,所遗者多也。” |
释义 | 指列举时只提到一部分,遗漏了大部分,形容不够全面。 |
用法 | 多用于自谦,表示自己所讲的内容不全面,或者对某事了解不够深入。 |
近义词 | 一鳞半爪、挂一漏十、顾此失彼 |
反义词 | 全面详尽、周密完备、无所不包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自谦发言 | “我刚才的讲解只是挂一漏万,希望大家多多补充。” |
批评总结 | “这篇报告内容挂一漏万,缺乏系统性。” |
学习反思 | “这次考试复习不够全面,真是挂一漏万。” |
三、总结
“挂一漏万”是汉语中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表达在叙述或分析时因疏忽或局限而未能全面涵盖所有内容的情况。它既可以作为自谦之辞,也可以用于指出他人内容的不足。理解并恰当使用这一成语,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