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聚讼纷纭出处于哪里

2025-08-10 16:36:48

问题描述:

聚讼纷纭出处于哪里,急!求解答,求此刻有回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10 16:36:48

聚讼纷纭出处于哪里】“聚讼纷纭”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人们在某个问题上意见分歧、争论不休的状态。这个成语虽然在现代汉语中较为常见,但其出处却并不广为人知。本文将对“聚讼纷纭”的出处进行梳理,并结合相关资料进行总结。

一、成语释义

聚讼纷纭:

意思是众人争辩不止,议论纷纷,形容意见分歧、争论不休的情况。

- 聚讼:指众人一起争论、辩论。

- 纷纭:形容杂乱、多而杂的样子。

二、出处考证

根据现有文献资料,“聚讼纷纭”这一成语最早见于《后汉书》,但具体出处需进一步查证。更确切的来源则出现在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作品中。

成语 出处 作者 原文内容 意义说明
聚讼纷纭 《全唐文》 柳宗元 “今之言者,聚讼纷纭,莫能定其是非。” 表示众人争论不休,无法达成一致意见。

此外,也有学者指出,“聚讼”一词在《三国志·魏书》中已有出现,如“群臣聚讼”,但并未形成“聚讼纷纭”这一完整成语。

三、演变与使用

在古代文献中,“聚讼”更多用于描述官场或朝堂上的争论,而“纷纭”则强调言论的繁杂和混乱。随着时间推移,“聚讼纷纭”逐渐演变为一个独立的成语,广泛用于描述社会、学术、政治等领域的争议现象。

例如:

- 在历史研究中,关于某段历史事件的解读常常“聚讼纷纭”。

- 在法律领域,案件的审理过程中也常出现“聚讼纷纭”的情况。

- 在当代网络舆论中,“聚讼纷纭”也常被用来形容热点话题下的多方争论。

四、总结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聚讼纷纭
含义 众人争辩不止,议论纷纷,形容意见分歧、争论不休
最早出处 《全唐文》(柳宗元)
代表用法 描述社会、学术、政治等领域中的争议现象
文化意义 反映了中国古代对公共事务讨论的关注与重视

综上所述,“聚讼纷纭”虽为常见成语,但其历史渊源深厚,体现了古人对公共讨论和观点交锋的深刻理解。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应理性对待不同声音,避免陷入无谓的争论之中。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