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是什么】PICC是“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的缩写,中文称为“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它是一种通过外周静脉(如手臂或腿部的静脉)插入,最终到达靠近心脏的大静脉(如上腔静脉)的导管。PICC常用于需要长期输液、化疗、营养支持或频繁采血的患者。
一、PICC的基本信息总结
项目 | 内容 |
全称 |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
中文名 | 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 |
插入位置 | 外周静脉(如手臂或腿部) |
导管末端位置 | 靠近心脏的大静脉(如上腔静脉) |
使用目的 | 长期输液、化疗、营养支持、频繁采血等 |
置管方式 | 由专业医护人员在无菌环境下操作 |
优点 | 减少对周围血管的刺激,保护静脉;适合长期治疗 |
缺点 | 可能引发感染、血栓、导管移位等并发症 |
二、PICC的应用场景
1. 长期输液治疗:如抗生素、化疗药物等。
2. 营养支持:对于无法正常进食的患者,可通过PICC进行肠外营养。
3. 血液采集:减少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
4. 高渗性液体输入:如高浓度葡萄糖、脂肪乳等,避免刺激外周静脉。
三、PICC的护理与注意事项
- 保持导管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防止感染。
- 避免剧烈活动:防止导管移位或脱落。
- 观察局部反应:如红肿、疼痛、渗液等,及时报告医护人员。
- 定期冲洗导管:防止堵塞,确保通畅。
四、PICC与其他中心静脉导管的区别
项目 | PICC | CVC(中心静脉导管) | PORT(植入式输液港) |
插入部位 | 外周静脉 | 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 | 胸部皮下 |
置管方式 | 非手术 | 手术 | 手术 |
使用时间 | 数周至数月 | 短期或中期 | 长期(可留置数年) |
护理难度 | 相对简单 | 较复杂 | 相对简单 |
并发症风险 | 感染、血栓 | 感染、气胸、血胸 | 感染、导管堵塞 |
五、总结
PICC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静脉通路方式,适用于需要长期或频繁静脉治疗的患者。虽然其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风险,但只要在专业医护人员指导下正确操作和护理,可以大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舒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