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验问答 >

九年级语文:此之谓大丈夫之是什么意思

2025-08-10 07:15:21

问题描述:

九年级语文:此之谓大丈夫之是什么意思,有没有人能看懂这个?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10 07:15:21

九年级语文:此之谓大丈夫之是什么意思】在九年级语文教材中,有一句经典语句:“此之谓大丈夫”,出自《孟子·滕文公下》。这句话是学生学习古文时的重点内容之一,理解其含义对于掌握孟子的思想和文章风格具有重要意义。

一、原文背景

“此之谓大丈夫”出现在《孟子·滕文公下》中,原文如下:

>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在富贵面前不被迷惑,在贫贱面前不改变志向,在威武面前不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大丈夫。

二、词语解析

词语 含义
称为、叫做
大丈夫 有气节、有操守的男子

因此,“此之谓大丈夫”可以翻译为:“这就是所说的‘大丈夫’。”

三、深层含义

孟子通过这句话强调了一个人应具备的道德品质:

- 不为外物所动:无论是富贵还是贫贱,都能坚守本心。

- 不屈于强权:面对压迫或威胁,也不轻易低头。

这种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士人”理想人格的体现,也常被后世用来赞美那些正直、坚定、有原则的人。

四、教学意义

在九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通常会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这句话:

1. 语言表达:分析“此之谓”的结构和用法,了解文言虚词的作用。

2. 思想内涵:体会孟子提倡的道德观和人生价值观。

3. 现实意义:结合现代社会,思考如何做一个有原则、有担当的人。

五、总结

项目 内容
出处 《孟子·滕文公下》
原文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含义 指有坚定意志、不为外物所动的人,称为“大丈夫”。
教学重点 文言词汇、思想内涵、现实意义
现代启示 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坚强的品格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此之谓大丈夫”不仅是对一种人格的描述,更是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一种弘扬。在语文学习中,理解这类经典句子,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思辨能力。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