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木难支是什么意思】“独木难支”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一根木头难以支撑起整个屋梁”,引申为一个人或一个力量难以独自承担重任或维持大局。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在面对复杂或庞大的任务时,仅凭个人之力难以完成,需要团队合作或多方支持。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独木难支 |
拼音 | dú mù nán zhī |
出处 | 出自《后汉书·王符传》:“一人之智,不能尽其事;一木之坚,不能支其屋。” |
释义 | 一根木头难以支撑整个屋梁,比喻个人力量薄弱,难以独立支撑大事。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个人或小团体难以承担重任,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
近义词 | 力不从心、孤掌难鸣、势单力薄 |
反义词 | 团结一心、众志成城、齐心协力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工作场合 | 项目太大,光靠我一个人是独木难支,必须大家一起来努力。 |
学习生活 | 考试难度高,一个人复习很难掌握全部内容,建议组队学习。 |
国家发展 | 国家的发展不能只靠少数人,必须依靠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 |
三、成语背后的文化意义
“独木难支”不仅是一个语言表达,更是一种文化观念的体现。它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集体主义”的重视,强调团结协作、众志成城的重要性。在古代,这种思想体现在治国理政、家庭关系以及社会交往等多个方面。
此外,这一成语也提醒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不应盲目逞强,而应懂得寻求帮助与合作,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四、总结
“独木难支”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寓意深刻。它不仅表达了个人力量有限的道理,也传达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理解并运用这一成语,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自身局限,促进团队合作,实现更大的目标。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成语或扩展阅读,可参考《成语词典》或《汉语成语故事》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