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物是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出自《后出师表》中的一句古文,意思是竭尽心力地工作,直到生命结束。这句话常用来形容那些为国家、民族或事业奉献一生、直至生命的最后时刻仍不辞辛劳的人。
在历史长河中,有这样一位人物,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成为后人敬仰的楷模。
一、总结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物最典型的代表是诸葛亮。他是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以其忠诚、智慧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被后世广泛传颂。他一生致力于辅佐刘禅,北伐中原,最终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实现了“死而后已”的人生信念。
二、人物简介与事迹对比表
项目 | 内容 |
姓名 | 诸葛亮 |
朝代 | 三国(蜀汉) |
身份 | 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
主要成就 | 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提出“隆中对”,制定治国策略;多次北伐曹魏,虽未成功但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才能。 |
名言 |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自《后出师表》) |
生平 | 181年出生,234年去世,享年54岁。 |
去世原因 | 因长期操劳过度,病逝于五丈原军中。 |
评价 | 被后人称为“智圣”,其忠诚与奉献精神被历代传颂。 |
三、结语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仅是一句诗文,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诸葛亮用一生践行了这一信念,他的故事激励着无数后来者为理想和责任不懈奋斗。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奉献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