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一衣带水中的水原指什么河】“一衣带水”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两地之间距离很近,仅隔着一条水。但在成语的原始出处中,“水”并非泛指任何河流,而是有具体所指。
一、成语释义
“一衣带水”出自《南史·陈后主纪》:“隋文帝谓高颎曰:‘朕为天下父母,岂能限一衣带水不救乎?’”意思是说,虽然两国之间只隔着一条像衣带一样狭窄的水,但作为天下的主宰,不应因这点距离而不去救助。
这里的“水”指的是长江,因为隋朝与南朝陈国之间,以长江为界,地理上相隔不远,故用“一衣带水”来形容这种地理位置上的接近。
二、历史背景
在南北朝时期,中国处于分裂状态,北方的北周和南方的陈朝对峙。隋文帝杨坚统一北方后,意图南下灭陈,实现全国统一。当时,陈朝控制着长江以南地区,而隋朝则控制长江以北,两方虽有江水相隔,但关系密切。
因此,“一衣带水”最初是描述隋与陈之间的地理关系,后来逐渐演变为一个比喻,表示两地虽有水域相隔,但关系密切、距离不远。
三、总结对比表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一衣带水 |
出处 | 《南史·陈后主纪》 |
原意 | 形容两地之间仅隔一条水(如江河) |
“水”所指 | 长江 |
使用背景 | 南北朝时期,隋与陈之间 |
现代用法 | 比喻距离极近或关系密切 |
典型例子 | “两岸人民一衣带水,情谊深厚” |
四、结语
“一衣带水”这一成语,虽然现在多用于形容人与人之间的亲近关系,但其最初的含义却与具体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了解成语的历史背景,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其文化内涵,避免误用或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