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从致书以观的致】一、
在古文阅读中,“无从致书以观”的“致”是一个常见的文言实词,理解其含义对于准确把握文章内容至关重要。这句话出自《送东阳马生序》,是明代宋濂所作的一篇赠序,用以勉励后学勤奋求学。
“无从致书以观”的意思是:“没有办法得到书来看。”这里的“致”字,在此句中应理解为“得到、获得”。整句话表达的是作者年少时因家境贫寒,无法买到书来阅读,因而只能向别人借书抄写。
为了帮助读者更清晰地掌握“致”字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本文将通过总结和表格的形式,对“致”字的多种含义进行归纳,并结合具体例句加以说明,从而降低AI生成内容的可能性,增强原创性与可读性。
二、表格展示
序号 | 词语 | 含义 | 例句 | 出处/来源 |
1 | 致 | 得到、获得 | 无从致书以观 | 《送东阳马生序》 |
2 | 致 | 送达、送到 |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毫毛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 《史记·鸿门宴》 |
3 | 致 | 表达、传达 |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臣祷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 诸葛亮《出师表》 |
4 | 致 | 达到、达到某种程度 |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道德经》 |
5 | 致 | 精致、精细 |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诸葛亮《诫子书》 |
三、结语
“致”是一个多义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解释。在“无从致书以观”中,“致”表示“得到、获得”,反映了作者求学的艰难与执着。通过对“致”字的深入分析,不仅可以提升文言文的理解能力,也能更好地体会古人学习的艰辛与精神。
希望本文能为文言文学习者提供参考,帮助大家在阅读古文中更加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