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求百兽而食之文言文翻译】一、
“虎求百兽而食之”出自《战国策·楚策》。这段文字讲述了一只老虎想要捕捉各种野兽,但最终却因为轻信狐狸的欺骗而失败的故事。故事通过动物之间的互动,揭示了“狐假虎威”的道理,也反映了智慧与权谋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
文中通过老虎和狐狸的对话,展现了狐狸的机智与狡猾,以及老虎的盲目自信。这个寓言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蕴含深刻的哲理,常被用来比喻那些借势欺人、依靠他人势力来炫耀自己的人。
二、文言文原文与白话翻译对照表
文言文原文 | 白话翻译 |
虎求百兽而食之。 | 老虎寻找各种野兽来吃。 |
虎见兽,曰:“汝何不走?” | 老虎看见一只野兽,说:“你为什么不跑?” |
兽曰:“吾无罪。” | 野兽说:“我没有罪。” |
虎曰:“汝虽无罪,然吾欲食汝。” | 老虎说:“你虽然没有罪,但我想要吃你。” |
兽惧,遂逃。 | 野兽害怕,于是逃跑。 |
虎逐之,兽不敢还。 | 老虎追赶它,野兽不敢回来。 |
虎曰:“吾食汝,汝何以不逃?” | 老虎说:“我吃你,你为什么不来逃?” |
兽曰:“吾非不逃,吾恐汝之怒。” | 野兽说:“我不是不逃,我是怕你的怒气。” |
虎曰:“汝既畏吾,何不早逃?” | 老虎说:“你既然怕我,为什么不早点逃?” |
兽曰:“吾不知汝之强。” | 野兽说:“我不知道你的厉害。” |
虎曰:“吾为百兽之王,汝何敢拒我?” | 老虎说:“我是百兽之王,你怎么敢拒绝我?” |
兽曰:“吾知之,然吾亦有威。” | 野兽说:“我知道,但我也有威势。” |
虎怒曰:“汝岂敢戏我?” | 老虎生气地说:“你难道敢戏弄我?” |
兽曰:“非戏也,实乃避祸。” | 野兽说:“不是戏弄,而是为了躲避灾祸。” |
三、寓意与启示
该寓言通过老虎和野兽的对话,反映出以下几个道理:
1. 强者未必能胜弱者:老虎虽然是百兽之王,但在面对智慧时也可能被欺骗。
2. 智谋胜于蛮力:狐狸利用老虎的权威,成功逃脱,说明智慧比力量更重要。
3. 恐惧与策略并存:野兽在面对强敌时,选择退让也是一种生存策略。
4. 虚张声势不可取:老虎因轻信而失去优势,说明做事需冷静判断。
四、结语
“虎求百兽而食之”不仅是古代寓言的经典之作,更是一则富有现实意义的故事。它提醒我们在生活中,既要具备实力,也要懂得运用智慧。同时,也警示我们不要盲目自信,否则可能会陷入被动甚至失败的境地。
如需进一步分析该寓言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可继续探讨其在职场、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