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分别是什么】天干地支是中国古代用来纪年、纪月、纪日和纪时的一种系统,广泛应用于历法、命理、风水等领域。它由“天干”和“地支”两部分组成,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循环体系。
一、天干
天干共有十个,分别是:
1. 甲
2. 乙
3. 丙
4. 丁
5. 戊
6. 己
7. 庚
8. 辛
9. 壬
10. 癸
天干代表阳气的十种状态,常用于表示时间的顺序和五行属性(金、木、水、火、土)。
二、地支
地支共有十二个,分别是:
1. 子
2. 丑
3. 寅
4. 卯
5. 辰
6. 巳
7. 午
8. 未
9. 申
10. 酉
11. 戌
12. 亥
地支代表阴气的十二种状态,也与生肖相对应,常用于纪年、纪月、纪日等。
三、天干地支的组合
天干和地支按固定顺序依次组合,形成一个六十甲子的循环周期,即“六十花甲子”。例如:
- 甲子
- 乙丑
- 丙寅
- 丁卯
- 戊辰
- ……
- 癸亥
每六十年为一个周期,周而复始。
四、天干地支的应用
1. 纪年:如“甲午战争”、“辛亥革命”等。
2. 纪月:每月对应一个地支,如正月为寅,二月为卯。
3. 纪日:每日用一个天干地支组合表示。
4. 纪时:将一天分为十二时辰,每个时辰对应一个地支。
五、天干地支与五行的关系
天干 | 五行 | 地支 | 五行 |
甲 | 木 | 子 | 水 |
乙 | 木 | 丑 | 土 |
丙 | 火 | 寅 | 木 |
丁 | 火 | 卯 | 木 |
戊 | 土 | 辰 | 土 |
己 | 土 | 巳 | 火 |
庚 | 金 | 午 | 火 |
辛 | 金 | 未 | 土 |
壬 | 水 | 申 | 金 |
癸 | 水 | 酉 | 金 |
戌 | 土 | ||
亥 | 水 |
六、总结
天干地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时间记录系统,不仅用于纪年、纪月、纪日、纪时,还与五行、阴阳、命理等密切相关。通过天干和地支的组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时间循环体系,至今仍被广泛使用。了解天干地支的基本内容,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与历法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