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松古诗内容及翻译】唐代诗人杜荀鹤的《小松》是一首寓意深远的咏物诗,通过描写小松的成长过程,表达了对人才成长和人生奋斗的深刻思考。这首诗语言简练,意蕴丰富,常被用来激励人们在逆境中坚持、不断进取。
一、诗歌原文
《小松》
杜荀鹤
原文:
自小刺头深草里,
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
直待凌云始道高。
二、诗歌
这首诗以“小松”为象征,描绘了它从不起眼的小苗成长为参天大树的过程。诗人借小松的成长历程,表达了对人才成长过程中不被重视、但最终能脱颖而出的感慨。同时也提醒人们不要只看表面,要善于发现和珍惜真正有潜力的人才。
三、诗句翻译与解析
诗句 | 翻译 | 解析 |
自小刺头深草里 | 小松从小就在深深的草丛中生长 | 表明小松初生时并不显眼,默默无闻 |
而今渐觉出蓬蒿 | 现在渐渐地觉得它已经超过了蓬蒿 | 小松逐渐长大,开始显露出来 |
时人不识凌云木 | 世人不知道它是可以高耸入云的树木 | 暗示人们常常忽视那些尚未显露才华的人 |
直待凌云始道高 | 直到它长成高大树木才说它高大 | 表达了人们对人才的误判和迟来的认可 |
四、艺术特色
- 象征手法:以“小松”象征有志之士,表现其成长过程中的艰辛与坚持。
- 对比手法:通过“深草里”与“出蓬蒿”的对比,突出小松的不屈精神。
- 哲理意味:诗中蕴含着对人才成长规律的深刻理解,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五、结语
《小松》不仅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更是一首富有哲理的励志之作。它告诉我们,真正的才能往往需要时间去证明,只有在不断努力之后,才能迎来属于自己的辉煌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