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口皆碑是什么意思】“有口皆碑”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或一件事受到广泛的好评和赞誉。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的祭祀文化,原本是指人们用嘴(口)来传颂,用石碑(碑)来记载,后来引申为所有人都在称赞。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有口皆碑 |
拼音 | yǒu kǒu jiē bēi |
出处 | 《宋史·张商英传》:“自是之后,士人有文者,无不称其能,有口皆碑。” |
释义 | 形容某人或某事受到普遍称赞,人人称道。 |
用法 | 多用于赞美人物、作品、服务等,强调口碑极佳。 |
近义词 | 赞不绝口、交口称赞、誉满天下 |
反义词 | 唾骂不已、众口铄金、恶名昭彰 |
二、使用场景
场景 | 示例 |
表扬人物 | 他在工作中表现突出,有口皆碑。 |
赞美产品 | 这款手机性能出色,有口皆碑。 |
描述服务 | 餐馆的服务态度好,有口皆碑。 |
三、常见误用与注意事项
1. 不要用于负面事物:这个成语是褒义词,不能用来形容坏的事情。
2. 避免过度夸张:虽然可以表示好评,但不宜滥用,否则会显得不真实。
3. 注意搭配对象:一般用于人、作品、服务等正面事物,不适合用于抽象概念或负面事件。
四、总结
“有口皆碑”是一个表达广泛好评的成语,常用于夸赞人或事物的优秀之处。它源于古代对贤人的推崇,如今多用于现代语境中,强调口碑和公众的认可。使用时要注意语境和对象,以确保表达准确、得体。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成语或语言知识,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