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游桃花源原文】《再游桃花源》是唐代诗人张旭所作的一首诗,描绘了诗人再次游览桃花源时的所见所感。这首诗延续了陶渊明《桃花源记》中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与追寻,但又加入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体验和对现实的反思。
一、
《再游桃花源》通过描写桃花源的美景与宁静,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暗示现实与理想的差距。诗人以自然景物为载体,抒发了内心的孤寂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二、原文及注释
原文:
> 再游桃花源,
> 花开满径香。
> 云深人迹少,
> 鸟语入幽房。
> 溪水清如镜,
> 山光静似妆。
> 欲问桃源路,
> 空山自茫茫。
注释:
句子 | 解释 |
再游桃花源 | 表示诗人再次来到传说中的桃花源地 |
花开满径香 | 桃花盛开,香气弥漫小路 |
云深人迹少 | 云雾缭绕,人烟稀少 |
鸟语入幽房 | 鸟鸣声传入幽静的房屋 |
溪水清如镜 | 溪水清澈如镜子般明亮 |
山光静似妆 | 山景安静如女子梳妆一般美丽 |
欲问桃源路 | 想要询问通往桃花源的道路 |
空山自茫茫 | 空荡的山林显得无边无际 |
三、艺术特色分析
特点 | 内容说明 |
意境深远 | 通过自然景物营造出空灵、宁静的氛围 |
情感真挚 | 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 |
语言简练 | 用词精炼,意境清晰,富有画面感 |
借景抒情 | 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增强诗歌感染力 |
四、思想内涵
《再游桃花源》不仅是一首写景诗,更是一首寄托情感的作品。它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同时也隐含着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与逃避。诗中“空山自茫茫”一句,更是道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
五、结语
《再游桃花源》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远的意境,成为唐代山水田园诗中的佳作。它不仅展现了桃花源的神秘与美丽,也寄托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无限憧憬。这首诗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值得后人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