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拔气兮山盖世】“力拔气兮山盖世”出自《史记·项羽本纪》中对项羽的描写,原文为:“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这句话表达了项羽在楚汉战争中的英雄气概与悲壮情怀。他勇猛无畏,力能扛鼎,气势压倒当世,然而最终因时运不济、众叛亲离而失败。这句话不仅是对项羽个人英雄主义的赞美,也暗含了历史命运的无奈。
一、
“力拔气兮山盖世”是项羽在垓下被围时所作的《垓下歌》中的名句,体现了他面对绝境时的豪情与悲凉。他的力量足以拔起高山,气势可以压倒天下,但终究敌不过天时与人心的背离。这句话不仅展现了项羽的英雄形象,也反映了历史人物在时代洪流中的局限性。
二、关键信息对比表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史记·项羽本纪》 |
原文 |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
作者 | 司马迁(记载者) |
人物 | 项羽 |
情感基调 | 英雄气概 + 悲壮无奈 |
背景 | 垓下之战,项羽被刘邦包围 |
意象 | 力拔山、气盖世——象征强大与威势 |
结局 | 最终兵败自刎于乌江 |
历史评价 | 一代霸王,英雄悲剧 |
三、历史意义与文化影响
“力拔气兮山盖世”不仅仅是一句诗,更是后人对项羽精神的象征。它代表了一种追求卓越、不甘平凡的精神风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项羽常被视为悲剧英雄的典型,他的故事激励着无数人奋发图强,同时也警示人们要懂得审时度势、顺势而为。
在文学、影视、戏剧等艺术形式中,“力拔气兮山盖世”常被引用,成为表达英雄气概的经典语句。例如,在京剧《霸王别姬》中,这一句就常被用来渲染项羽的悲壮情绪。
四、结语
“力拔气兮山盖世”虽短,却蕴含深厚的历史与情感价值。它不仅记录了一个英雄的辉煌与陨落,也揭示了个人奋斗与时代变迁之间的复杂关系。在今天,我们依然可以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力量——那就是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与对命运的勇敢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