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患字的成语有哪些】在汉语中,“患”字常用于表达“忧虑、担忧、疾病”等含义。一些成语中包含“患”字,用来描述某种状态或心理。这些成语不仅丰富了语言表达,也反映了古人对生活、健康和人际关系的看法。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带有“患”字的成语,并附有简要解释。
一、总结
以下是常见且具有代表性的带“患”字的成语及其释义:
成语 | 释义 |
患得患失 | 指对得失过于计较,内心不安定。 |
痛心疾首 | 形容非常痛恨或极度悲伤。 |
患难与共 | 在困难时共同承担,不离不弃。 |
无事生非 | 平白无故地制造麻烦。 |
防患未然 | 在问题发生之前就加以预防。 |
身患重病 | 身体患有严重的疾病。 |
患者 | 指生病的人。 |
忧患意识 | 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或困难有所警惕。 |
以邻为壑 | 把祸害转嫁给别人。 |
患者至上 | 强调对患者的尊重与关怀。 |
二、详细说明
1. 患得患失
出自《论语·阳货》:“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
意思是:在没有得到某物时,担心得不到;得到了之后,又怕失去。形容人做事缺乏自信,总是顾虑重重。
2. 痛心疾首
原意是头痛和心痛,后引申为极度悲痛或愤怒。常用于形容对某些事情感到非常不满或伤心。
3. 患难与共
表示在困难的时候一起面对,彼此扶持。多用于朋友、夫妻或战友之间。
4. 防患未然
强调在问题尚未发生前就采取措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如“提前做好安全防范”。
5. 无事生非
指故意制造事端,引起争端。多用于批评那些喜欢惹是生非的人。
6. 身患重病
是一个比较直白的表达,指身体患有严重疾病,需要长期治疗。
7. 忧患意识
指对潜在风险保持警觉,是一种积极应对未来挑战的态度。
8. 以邻为壑
原意是把洪水排到邻国,比喻将自身的困难转嫁给他人。常用于批评不负责任的行为。
9. 患者至上
多用于医疗行业,强调一切以患者的需求和利益为优先。
三、结语
带“患”字的成语虽然数量不多,但它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尤其在表达情绪、态度或行为方式时非常贴切。了解这些成语不仅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也能更深入地理解中华文化中关于“忧患”与“责任”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