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每回概括50字】《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一部讽刺小说,全书共五十六回,通过描绘封建社会中士人阶层的种种丑态,深刻揭示了科举制度对人性的扭曲与异化。以下是对每一回内容的简要概括,每段控制在50字左右,并以表格形式呈现。
一、文章内容(总结)
《儒林外史》以讽刺和写实的手法,刻画了众多读书人的命运与心理状态,展现了科举制度下的世态炎凉与人心险恶。每回内容虽独立成章,但整体结构紧凑,主题统一,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意义。以下是各回的简要概括。
二、各回概括(50字以内)
回数 | 概括 |
第1回 | 周进苦读多年终中举,喜极而疯,众人皆笑其痴。 |
第2回 | 范进中举后癫狂,胡屠户前倨后恭,世态炎凉。 |
第3回 | 王玉辉劝女殉夫,宣扬礼教,遭众人非议。 |
第4回 | 马二先生游历江南,见识世道人心,感慨良多。 |
第5回 | 威海县学官贪腐,百姓苦不堪言,讽刺官场腐败。 |
第6回 | 匡超人初到杭州,结识潘三,逐渐堕落。 |
第7回 | 匡超人背弃恩师,趋炎附势,道德沦丧。 |
第8回 | 严监生临死前因灯盏多点一茎灯草而不得闭眼。 |
第9回 | 严贡生横行乡里,欺压百姓,民不聊生。 |
第10回 | 牛浦郎冒名顶替,骗取功名,终被揭穿。 |
第11回 | 杜少卿淡泊名利,不愿做官,拒绝权贵拉拢。 |
第12回 | 杜少卿资助朋友,慷慨大方,受人敬重。 |
第13回 | 庄绍贤沉迷科举,屡试不第,精神失常。 |
第14回 | 申祥甫为子求亲,攀附权贵,尽显虚伪。 |
第15回 | 荀玫中举后变脸,不再认旧友,令人唏嘘。 |
第16回 | 张铁臂假扮侠客,骗取钱财,最终败露。 |
第17回 | 胡三公子虚伪矫饰,卖弄才学,众人反感。 |
第18回 | 蘧公孙虚荣心强,追求名利,不顾亲情。 |
第19回 | 赵氏兄弟争产,互相陷害,家庭破裂。 |
第20回 | 沈琼枝机智自保,逃离丈夫,独立生活。 |
第21回 | 余特之父借债还债,家道中落,悲剧收场。 |
第22回 | 虞育德辞官归隐,淡泊名利,安享晚年。 |
第23回 | 王玉辉病重,家人冷眼相待,世态炎凉。 |
第24回 | 严致和临终交代,叮嘱家人节俭持家。 |
第25回 | 胡三公子贪图美色,招致祸端,悔不当初。 |
第26回 | 汤奉贪污受贿,被革职查办,警示世人。 |
第27回 | 范进老母去世,他仍不忘功名,令人叹息。 |
第28回 | 周进之弟周瑞捐官,仍难改命运。 |
第29回 | 匡超人娶妻生子,生活安稳,却失去初心。 |
第30回 | 安守忠助人济世,为人正直,受人尊敬。 |
第31回 | 萧云仙平定边疆,立下战功,受到封赏。 |
第32回 | 陈和甫妄图攀附权贵,结果遭人唾弃。 |
第33回 | 马纯上醉心功名,终日沉溺于科举之中。 |
第34回 | 韩司业沉迷酒色,荒废学业,沦为笑柄。 |
第35回 | 甄宝玉出家避世,远离尘嚣,寻求解脱。 |
第36回 | 赵雪斋沉迷赌博,家破人亡,悔之晚矣。 |
第37回 | 王玉辉之女自尽,父亲痛心,反思礼教。 |
第38回 | 严贡生儿子无能,家族衰落,无人扶持。 |
第39回 | 杜慎卿才华横溢,却不得志,抑郁而终。 |
第40回 | 余有达乐善好施,广结善缘,受人爱戴。 |
第41回 | 蒋震昌贪图名利,最终身败名裂。 |
第42回 | 鲁编修痴迷古籍,不问俗事,终成孤家寡人。 |
第43回 | 陈和甫沉迷诗文,不务实际,令人无奈。 |
第44回 | 汪廷栋贪污受贿,终被查处,引以为戒。 |
第45回 | 周进之子周瑞再度考中,延续家族荣耀。 |
第46回 | 匡超人再次落魄,悔恨不已,感叹人生。 |
第47回 | 胡三公子再犯错误,被众人抛弃,孤立无援。 |
第48回 | 严致和之子继承家业,却无能为力。 |
第49回 | 赵氏兄弟争夺遗产,闹上公堂,众叛亲离。 |
第50回 | 杜少卿淡泊名利,远离尘嚣,安度晚年。 |
第51回 | 萧云仙归隐山林,远离官场,心境平和。 |
第52回 | 严贡生之子无能,家道中落,无人扶持。 |
第53回 | 汪廷栋死后,众人议论纷纷,感慨万千。 |
第54回 | 陈和甫死后,亲友冷漠,世态炎凉。 |
第55回 | 胡三公子病逝,众人悲叹,感慨人生无常。 |
第56回 | 全书结尾,总结儒林百态,讽刺意味深远。 |
三、总结
《儒林外史》通过五十多回的描写,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中士人阶层的虚伪、贪婪与堕落,尤其是对科举制度的讽刺尤为尖锐。每一回虽短小精悍,却寓意深远,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与强烈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