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雷贯耳是什么意思】“如雷贯耳”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名声非常大,令人一听就感到震撼和敬佩。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的文学作品,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感。
一、
“如雷贯耳”字面意思是“像雷声一样传入耳朵”,比喻名声极大,让人一听就印象深刻。它通常用来赞美那些在某个领域有卓越成就或极高知名度的人,表示对其高度的认可与尊敬。
这个成语多用于正式场合或书面语中,带有强烈的褒义色彩。使用时要注意语境,避免在不合适的场合滥用。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如雷贯耳 |
拼音 | rú léi guàn ěr |
出处 | 《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今之文人,鲁国孔融,字伟卿,天下称其才。”后世引申为“如雷贯耳”。 |
释义 | 声名远播,令人震惊佩服。 |
用法 | 多用于称赞他人名声显赫,常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 |
近义词 | 名声大噪、誉满天下、声名鹊起 |
反义词 | 默默无闻、籍籍无名、鲜为人知 |
例句 | 他是一位如雷贯耳的科学家,为人类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
使用场景 | 赞扬、介绍、演讲、文章等正式场合 |
三、结语
“如雷贯耳”不仅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更是一种对他人成就的高度认可。在日常交流或写作中恰当使用,可以提升语言的表现力和文化内涵。了解成语的来源和用法,有助于更好地掌握汉语表达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