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失滔滔的读音】一、
“顿失滔滔”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该词句意为“顿时失去了滔滔不绝的气势”,常用来形容一种从激烈到平静、从喧嚣到沉寂的状态转变。
在日常使用中,“顿失滔滔”的正确读音是 dùn shī tāo tāo。其中:
- “顿”(dùn)表示“立刻、突然”;
- “失”(shī)表示“失去”;
- “滔滔”(tāo tāo)是形容水流不断的样子,也引申为气势、情绪等的持续状态。
为了帮助读者更清晰地掌握这一词语的读音和含义,以下以表格形式进行详细说明。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拼音 | 注音符号 | 释义 | 用法举例 |
顿失滔滔 | dùn shī tāo tāo | ㄉㄨㄣˋ ㄕㄧ ㄊㄠ ㄊㄠ | 突然失去了滔滔不绝的气势 | 他一听到这个消息,顿时感到心灰意冷,顿失滔滔。 |
顿 | dùn | ㄉㄨㄣˋ | 立刻、突然 | 顿悟、顿失 |
失 | shī | ㄕㄧ | 失去、丧失 | 失败、失落 |
滔滔 | tāo tāo | ㄊㄠ ㄊㄠ | 形容水势浩大,也可引申为连续不断 | 滔滔不绝、滔滔江水 |
三、注意事项
1. “顿失滔滔”虽然是一个较为文雅的表达,但在现代口语中并不常见,多用于文学或正式场合。
2. 注意“滔滔”是双声词,两个字发音相同,读时应保持节奏一致。
3. 避免将“滔”误读为“táo”或其他发音,这是常见的错误。
四、结语
“顿失滔滔”不仅是一句富有诗意的表达,也蕴含着情感的起伏变化。掌握其正确的读音与含义,有助于我们在阅读和写作中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这一词语。希望本文能为你提供清晰、实用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