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陆鸿渐不遇古诗译文】唐代诗人僧皎然的《寻陆鸿渐不遇》是一首描写诗人拜访友人未果、表达思念之情的诗作。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与对自然景色的欣赏。
一、诗歌原文:
>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 叩门无犬吠,欲去问生涯。
> 何处寻芳迹?斜阳草木遮。
二、译文总结: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寻找友人陆鸿渐的过程,表达了对友人生活状态的关注和未能相见的遗憾。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宁静而略带惆怅的情感。
三、译文与原意对照表:
原文 | 译文 | 意思 |
移家虽带郭 | 虽然搬家靠近城郭 | 表示陆鸿渐已经搬离原来的地方,但还在城边附近 |
野径入桑麻 | 小路通向桑田和麻地 | 描述陆鸿渐住所周围的田园风光 |
近种篱边菊 | 在篱笆边种了菊花 | 表示陆鸿渐喜爱种植花草,生活清雅 |
秋来未著花 | 秋天到了还没有开花 | 暗示时间尚早,或陆鸿渐还未归来 |
叩门无犬吠 | 敲门时没有狗叫声 | 表明家中无人,可能不在家 |
欲去问生涯 | 想要询问他的生活 | 表达诗人想了解陆鸿渐近况的心情 |
何处寻芳迹? | 到哪里去找他的踪迹? | 表达诗人找不到陆鸿渐的失落感 |
斜阳草木遮 | 夕阳下草木遮住了路径 | 描写黄昏时分的景象,增添诗意 |
四、总结:
《寻陆鸿渐不遇》虽然短小,却情感真挚,语言清新自然。诗人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寂寞的氛围,反映出对友人深深的思念。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理解。
此诗不仅是对友人的怀念,更是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